多家媒体到佛山禅城“最活力”项目调研采风
5月30日、31日两个上午,佛山市禅城区展开“赛龙夺锦·最活力”赛道项目媒体调研采风,多家媒体走访了“最活力”项目现场,参观了涵盖人才服务、教育发展、科技升级、产业园区建设等7个标杆项目。
(资料图)
截至目前,“最活力”赛道共7个综合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2个,市级4个,项目单位涉及4个镇街及17个区直单位,力图通过项目攻关,塑造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构建活力充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群英荟萃的人才发展生态林,充分激发教育活力、科创活力、人才活力和产业活力。
深化人才服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禅聚英才,城就未来!在服务人才的项目中,呈现出打造集合平台、凝聚全国优质人才资源的趋向。在打造“最活力”人才服务体系中,禅城区通过建设“人才一件事”线上小程序,建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办好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让人才专心创新发展的“大事”。
目前,“人才一件事”小程序接入人才政策67条,提供人才服务项目56项,打通了各类项目申请渠道,比如人才子女入学资格审核和高考报名、禅城区人才引进和认定、人才租房补贴申请、人才档案查阅等。此外,还聘请了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团队,开发人才免费游禅城、金禅人才咖啡惬意时光等服务项目等。
另外,在建设“最活力”人力资源平台中,将打造集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展示空间、招商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提供便利服务。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区。在建设“最活力”教师队伍中,禅城区大力引进了国内外一流高校人才,拟与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双一流”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华南师范大学签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推动《佛山市禅城区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落实工作,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切实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全方面实现“引、育、留、用”优秀教师队伍。
聚焦新材料领域,制氢储氢突破关键技术
在建设“最活力”科创载体中,将聚焦新材料领域,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制氢储氢、微电子和结构材料等项目上持续创新,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科技创新有深度、成果转化有速度、人才培养有梯度”的央地合作新标杆。
其中,制氢储氢方面已取得成绩。此前的储氢方式多为气态或液态,气态储氢安全性能差,有易燃易爆的风险,液态储氢要求温度低于零下250℃,成本极高,然而,固态储氢成功解决了安全性低和成本高的问题。由有研工研院与有研广东院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规模储氢装置与静态氢压缩装置落地能源站,是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耦合固态储氢应用于电力系统,首次实现“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大的难题。
打造产业载体,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在打造“最活力”转型发展高地中,将重点打造以精密智造为主题的产业园区,成为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质载体,巩固佛山作为全国知名制造业大市的地位。禅城区将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围绕精密加工设备制造进行招商推介、举办高规格交流论坛、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措施,争创搭建起省级高端精密制造产业园。
在打造“最活力”国资市场主体中,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强化国资联动等措施,推动公资体系改革,盘活公有资产。
另外,在打造全市“最活力”湾区城市中,禅城区将在粤港澳青年交流、禅港澳合作等方面下功夫。通过举办250场青年活动,提供大学生实习岗位550个,计划设立港澳青年服务站等方式,进一步维护青年发展权益,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与此同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极点,加强与港澳线上线下经贸交流活动,力争本年度在深化与香港、澳门合作领域继续保持佛山市第一。(文/周兆亿 图/王颖尧 主办方)